福建土楼

永定土楼和南靖土楼的来历: 在西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陈元光入闽及唐末五代十国,客家先民迁徙到福建,为了在蛮夷之地防卫御敌,为对地方少数民族武装和猛兽自卫防御,结合闽南丘陵地形,从兵营、山寨,发展到四周楼房围合的城堡,,就出现了土楼,最早的时候是以方形土楼为主,后来在较大的土楼中,圆形土楼具有更多的优点,而渐渐替代了方形土楼.而方形土楼在小型的土楼中仍占多数.如今在福建闽南地区方形土楼非常多,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而大型的圆形土楼主要集中在闽南地区和闽北地区,其中漳州南靖土楼,龙岩永定土楼,最为出名,规模宏大雄伟.
据家乡的老人讲述,建土楼是一件大事,除了要看风水地理外,还要耗费很大的钱财物力,没有几十万块大洋是做不了土楼的.据说土楼夯土的时候是糯米汤和着泥巴,结合杀青的竹子,大量的石材,用很长的时间才能作出一个土楼.土楼具有很强的封建社会传统色彩,
福建土楼中最为奇特壮观的要数圆楼。居高俯视,它依山傍水,环环相连,如神工造就一般,令人叹为观止。外国友人将其形象地喻为“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天上降下的飞碟。”与高楼相比,圆楼对风的阻力要小得多,抗震能力要强得多,可获得最好的通风和采光,任何一个房间都是圆周上的普通一点,严格的平等有利于家庭内部的分配和均衡。方楼是从五凤楼中演变出来的一种,加强了防卫性,建筑构造趋于简单.最大的圆楼永定县大竹乡高头村的“承启楼”,直径达73米,全楼三圈四层,共400个房间,住60余户,400余人。永定县的“如升楼”怕是圆楼中最小的了,共12层12间房,住6户人家。最古老的圆楼要数华安县沙建乡的“齐天楼”,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此楼大门朝南曰“生门”,嫁娶由此进,西门曰“死门”,殡葬由此出,是一奇特风俗。云霄县深土乡东平村,当地人称之为“八卦堡”,整个村子由五圈圆环构成,中心是完整的圆楼,外围四圈断断续续按八卦阵布局,环绕四周,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向心力与凝聚力在客家人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永定土楼
永定土楼

例外土楼常常作为家族的祠堂宗庙,如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镇东北面的洪坑村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峰盛楼、永源楼等13座土楼,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福裕楼、奎聚楼、阳临楼、中柱楼等33座。土楼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五凤楼、半月形及其变异形式。此外还有以生土建造的妈祖天后宫、日新学堂、林氏宗祠、关帝庙等。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振成楼为该土楼群的杰出代表,其中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于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坑村土楼群部分对联:
礼传东鲁
派衍西河

忠孝能存天地纪
山川长毓子孙贤

道山纪闻,世承旧学
西湖遗迹,远播高风

问礼崇千秋俎豆
续经衍百代书香

洪坑天后宫联:
垂母范以济慈航,西方有佛,西河有圣
膺龙纶而光谱系,九天为后,九族为姑

Scroll to Top